一、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
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
引言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茶园的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是为了提高农茶园的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提升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的内容和运用。
一、土壤管理
土壤是农茶园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在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有机肥料的使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性。
- 水土保持措施: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是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减少水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在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可以采取覆盖栽培、嵌条种植和梯田利用等方法来实施水土保持。
-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茶园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资源管理
水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提高农茶园的生产效益。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水资源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精确灌溉:在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精确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 水质监测:合理利用水资源还需要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灌溉水不含有有害物质,保证茶树的健康生长。
- 水源保护:为了保护水源,确保茶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应加强对水源的保护,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和破坏。
三、农药使用管理
农药的使用对于茶园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但过量的使用会带来环境和健康的风险。在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农药使用的减量化: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可以减少农药使用的数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选择性农药使用:优先选择对目标害虫具有选择性的农药,减少对非目标物种的影响。
- 合理防治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艺措施等非化学手段,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
四、气候灾害预防
气候灾害对农茶园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需要针对气候灾害进行预防:
- 合理遮阴:在茶园中设置遮阴网或种植树木,可以减少日照光照强度,防止茶树遭受过度照射。
- 完善排水系统:建立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因降雨过多而导致的茶园洪涝灾害。
- 合理灌溉:合理灌溉可以调节土壤湿度,减轻干旱对茶树生长的不利影响。
结论
低农茶园管理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农茶园的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提升质量。通过土壤管理、水资源管理、农药使用管理和气候灾害预防等措施,可以实现农茶园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三、低碳工厂建设方案?
一、绿色精益生产,促进生产方式转变。
强化加工制造和产品销售等全过程精准协同,实现生产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配置。生产过程采用多种方式推进清洁智慧生产,再造碧水蓝天。
1、中水回收
引入水综合利用项目,对各车间产生的各类废水、过程水进行综合回收利用,最终达到工业园内生产水平衡,节水降耗。
2、CO2回收
龙力生物拥有二氧化碳回收装置,通过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使碳的排放量减少90%以上。
3、废热综合利用
通过采用废热蒸发器对生产中产生的废蒸汽回收再二次利用。同时通过大量使用换热器,利用物料温差实现了料与料热交换,废热水进行料水热交换,节约了大量蒸汽。
二、智能生产,促进管理方式转变
1、不断完善OA、ERP等信息化软件的使用,加快形成企业智能数据感知体系,落实数据中心建设。
2、引进德国DCS智能控制系统,发展远程运行管理、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实现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出错,降低生产和流通环节资源浪费。
三、废物利用,转变减排方式
对工厂生产后的废水、废渣进行综合利用,降本增效。
1、沼气发电
利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不但解决了污水处理站的电动力问题,而且还可以补充车间生产用电。
2、生物质发电
利用提取的废渣为原料,进行生物质发电,不但可供应部分生产用电,而且可以提供高压蒸汽服务生产,降低成本。
3、生态肥料
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利用提取产品后的废渣经过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制作而成的有机肥料,富含多种功能性微生物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对作物生长起到营养、调理和保健的作用。
四、空间利用,增加土地使用率
公司在厂房及仓库屋顶上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设计安装265wp多晶硅组件2.4万余块,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840万kWh,可供应生产用电,同时可并网盈利,绿色无污染,一举多得。
四、低碳燃烧技术?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是改进燃烧设备或控制燃烧条件,以降低燃烧尾气中NOx浓度的各项技术。
影响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主要因素是燃烧温度、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 时间、烟气中各种组分的浓度以及混合程度,因此,改变空气—燃料比、燃烧空气的温度、燃烧区冷却的程度和燃烧器 的形状设计都可以减少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
工业上多以减少过剩空气和采用分段燃烧、烟气循环和低温空气预热、特殊燃烧器等方法达到目的
五、低碳经营技术?
应对资源短缺及能源消耗等问题,LG新能源正着手通过构建涵盖电池原材料、生产、消费、废弃等全供应链的资源闭环体系,并积极开展各种研究与合作,针对使用后的废旧电池和电池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进行回收利用。LG新能源还探索各种高效的梯次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以通过寿命更长的电池和智能电池生命管理技术来实现电池的梯次利用,并采用高能效的无烘干工艺可将电池废料中的活性材料直接修复,实现更佳的平均能源成本。
电池,LG
秉承成为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可持续未来价值的绿色环保企业的经营理念,LG新能源在其ESG经营愿景明确表示,将从7大核心课题逐步实现“2050年全面实现碳中和”、“2030年全球使用绿电” 、“2025年构建资源闭环“等助力净零的目标。面向未来,LG新能源希望与更多各界合作伙伴携手,探索更多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
六、绿色低碳技术研究院筹建方案?
应包括:一、定位、使命及研究方向:(1)定位:绿色低碳技术研究院以低碳技术为主要研发方向,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分析与研究,普及有效的应用。(2)使命:积极贡献绿色低碳技术,促进社会共同低碳发展。(3)研究方向:绿色低碳技术的分析、应用及推广;发展适用于社会发展的绿色技术建设,以及绿色技术技能培训及认证,提升绿色技术应用水平。二、建设主体:(1)行政主体:负责统筹院建设,确定规划方案,重点研究项目和组织办公管理等事宜。(2)财务主体:负责财务管理,财务公开,财政审计等财务工作。(3)学术主体:负责院建设及管理,牵头科学研究项目及学术交流,组织绿色技术培训班,定期发布研究报告等研究成果。三、投资计划:(1)建设期投资计划:主要包括购置设备、建设实验室、招聘科研人员等费用。(2)运行期投资计划:主要包括人员的工资支出、物资消耗、实验室维护、行政管理费用及科学研究经费等开支。四、资源配置:从人才招聘、研究成果的开发与商业化来变现,寻求政府、个人和团体的投资,以及构建合适的发展路径,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研究院筹建既定目标及可持续发展。
七、何谓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所谓低碳技术,广义说是指所有能降低人类活动碳排放的技术。这些技术可分为三大领域:无碳或减碳技术,捕存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负碳技术)。
无碳或减碳技术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绿色能源技术———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核能等;
二是传统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及高效、清洁、综合使用;
三是其他行业过程节能减排技术———制造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碳捕存和利用技术的核心是CCUS技术(Carbon Capture & Storage),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储存和利用技术。
八、低碳生活活动方案?
着力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引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
着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有为者。
着力推广低碳生活技巧,引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
低碳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扩展资料: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生活发展,生活物质条件的提高,随之也对人类周围环境带来了影响与改变。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
如今低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不少低碳网站开始流行一种有趣的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如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的低碳计算器,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不但可以计算出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还能显示出不同的生活方式,住房结构以及新型科技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还要减少开车 。
低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成为人们推进潮流的新方式,它给我们提出的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共同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 但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节电、节气、熄灯一小时……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前提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尽其所能的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 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一起减少全球温室气体(主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意义十分重大。“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低碳是提倡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把消耗的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保证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舒适安逸地生活和发展。
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九、低碳技术是什么?
概念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编辑本段类型 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过去10年里,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38%,超过IT产业。全球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28.8%。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 编辑本段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低碳技术能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彻底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全球能源利用的结构,而低碳技术则是实现低碳化发展的关键手段。当今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将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带来能源利用方式的全新革命,这便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逐步应用并最终取代化石能源的新时代。 编辑本段各国加大低碳投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都在致力于新能源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以期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到2013年为止,欧盟计划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绿色经济;美国能源部最近投资31亿美元用于碳捕获及封存技术研发;英国2009年7月公布了《低碳产业战略》。我国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中科院和许多省市已经部署了发展低碳技术的计划,中科院2009年启动了《太阳能行动计划》。 有报告称,205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将接近甚至超过50%,届时一个真正的低碳社会就会到来。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差距,应重点实现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决策是前提,技术创新是关键,资金投入是保障,全员参与是核心。为此,我国应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发展低碳技术的脚步。 编辑本段我国掌握的低碳技术 绪论 作为我国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有关技术转让方面谈判的专家,邹骥教授对于目前世界先进的低碳技术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据他介绍,以高能效技术来看,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也就是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达到45%,而我国只能达到35%。这两年,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整体来看还是很落后,而且发展十分不平衡。 领域分类 如果分领域来看,电力行业中煤电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热电多联产技术等,我国已经初步掌握,而且这两年进步很快,但仍不太成熟,产业化还有一定问题。 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大型风力发电设备、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生物质能技术及氢能技术等,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也还有不小差距。 交通领域 在交通领域,例如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问题、混合动力汽车的相关技术等,我们虽然掌握一些,但短时间无法达到产业化的水平。对于冶金、化工、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技术,我们在系统控制方面,还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设施投资 IPCC报告指出,未来全球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到2030年超过20万亿美元。国际能源机构估算,2001—2030年,中国能源部门需要投资2.3万亿美元,其中80%用于电力投资,约为1.84万亿美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长期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大影响。 专家观点 邹骥告诉记者,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只使用当前的非低碳技术,对于环境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我们的技术,从目前来看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停不下来,那么用落后技术建成的固定资产不可能在短期内推掉重建。这就将形成一个能源基础设施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资金和技术锁定效应,因此造成的高排放问题将很难解决。我们一定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于一直研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并参与气候谈判的专家,邹骥更希望通过气候变化这场国际博弈,在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促进提高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综合实力的时候,如果是一个污染型的经济,这表明它没有竞争力,不合世界发展潮流。如果真能通过这场国际博弈,让中国经济在二三十年后变成一个更清洁的低碳经济,掌握更多的低碳技术,到那时中国的经济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真正富强了,应该是一种积善成德、施惠于人的力量!” 编辑本段怎样获得低碳技术 既然我们目前的低碳技术与先进水平有着不小的差距,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水平,我们能否依靠国外的技术转让呢? 相关新闻 7月13日,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网公布了一批新近获得批准的CDM项目。截至当天,共有599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函,其中94个项目成功在联合国CDM理事会注册成功,13个项目得到了签发的减排量。低碳经济 这个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协调领导小组主办的网站,对于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东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从2001年起,他就开始介入这个领域,几年来,也操作了不少冶金行业的能效CDM项目,虽有几个获得了国家批准,但尚无一个在联合国的相关机构注册成功。 “相对于能源项目来说,能效CDM项目是费力不讨好的。由于这个机制原本的不成熟和不完善,使得通过这个机制获得最新技术,真是十分困难了!”杨晓东告诉记者。 “准确地讲,清洁发展机制是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市场机制,是指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给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的项目,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转让给发达国家。” 官方观点 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给记者作了详细的解释:“通俗地讲,就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减少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其在国内就可相应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即多获得一吨二氧化碳排放权。由于在发达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的成本,平均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倍至20倍,一些发达国家及其企业在强制减排的压力下,更愿意利用相对低成本的资金和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获得相应的排放指标。” 作为《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委员,吕学都对这一机制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非常熟悉:“当初设置清洁发展机制时,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低碳技术。但从这几年实施的情况看,更多的是资金的转让,也可以说是单纯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买卖,技术的输出转让很少。” 学者观点 杨晓东对此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由于能效项目与风电、水电、垃圾发电等能源项目相比,产生的减排量比较少,而对减排量的核准认证又相对困难,所以这类CDM项目就少得多。“其实,像干熄焦这类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对提高钢铁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节能减排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现有技术和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非常适合通过CDM项目引进,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目前项目进展并不顺利。”杨晓东无可奈何地笑笑。 编辑本段技术转让困难 “既然世界各国都强调,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气候变化的最终手段。《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都特别强调,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为什么技术转让这么难呢?” “这些技术关乎发达国家的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国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可能轻易地转让出去呢?”作为长期参与我国气候变化谈判的专家,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院的刘滨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吕学都也认为,发达国家担心转让先进技术会影响其国内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0多年的气候谈判中,虽然在相关的公约和协议中都声称转让技术,但总是以各种借口拖延这项义务的履行。虽然缔约方会议已经就技术转让问题作出过大量决定,但真正实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以减排温室气体的案例,还没有在缔约方会议上展示过。 “在每一次的缔约方会议上,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发达国家切实履行转让先进技术的义务,谈了10多年,丝毫没有进展。”由于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负责技术转让这一部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邹骥教授,一谈到这个“不老”的议题就显得特别沮丧。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技术确实是未来发展的竞争手段。发达国家虽然在政治上承诺了,但是在行动上却拖了10多年都不付诸实质性行动,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迹象会改变这种状况。而对于那些具有很好经济效益的技术,要发达国家转让就会更加困难了。” 吕学都告诉记者,2005年7月,中国、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六国发表了《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意向宣言》,这实际上是个联合技术研究和开发协定;2005年9月,中国和欧盟发表了《中国和欧盟气候变化联合宣言》,确定中欧将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尤其是在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加强合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但这些宣言是否能够得到真正实施,还需时日检验。从到目前为止的进展看,还不能够说让人满意,至少中国方面对此寄予很高期望,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先进技术的合作和转让。 我们自己的技术水平不高,自主研发缺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积累,发达国家又不积极行动转让先进技术,这道难题真的无解么? 7月13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姜克隽研究员步出机舱,抬头看看灰蒙蒙的天空,无奈地叹了口气。他刚刚从欧洲飞回北京,仅仅十来个小时的航程,却分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空气环境。 “北京现在的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是我们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呢?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么?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不改不行了。我们怎么就不能投入些资金搞低碳技术,提高竞争力?”姜克隽的观点不无道理。“国际上对我们的减排压力,也许正是一次机遇,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姜克隽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美国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虽然没有了减排压力,但相应的,低碳技术研发的动力也就小了许多,在某些领域,美国的领先地位已经逐渐被欧洲和日本取代。“压力有时也可以变成动力的!” 姜克隽给记者举了个例子。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因此对“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的需求就很大,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一直以来我们都没能很好地掌握,但这两年却有了飞跃发展,现在已经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开始向其他国家出口设备了。 “其实,只要国家有硬性要求,又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再加上市场这只手的调控,中国人的创造力将是惊人的!” 虽然有专家不太认同姜克隽的观点,认为他把问题想得太乐观了,但大都认为应尽快找到应对办法,提高我们的研究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错失良机,将来就会陷入被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潘家华研究员说:“一般企业都是按50年的规模投资的,所以现在就要有所准备。” 潘家华担心,一些发达国家会把碳密集产业和高能耗项目向中国转移。未来数年,日本的一些钢铁产业就可能转向中国。而这些投资规模很大的项目,50年内很难搬走。“这些产业大规模转移进来,我们在第一个、第二个承诺期可以不履行《京都议定书》,但第三个承诺期到来时,我们却可能被投资套牢,如果把这些产业再转移出去,对就业、再就业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的冲击。”潘家华说。面对这道难解的题,我们已经无路可退!
十、什么是低碳技术?
据我所知,一般对于汽车保险杠,大灯等塑料件的维修都算作低碳维修。顾名思义,更换这些零部件都会造成浪费,带来更多的碳排放。一般的价格根据修复难度以及修复零件价格不等,一般
200-2000
。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连锁品牌有:格拉斯,中捷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