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环保网

厌氧氨化法?

林和环保网 0

一、厌氧氨化法?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利用混合污泥培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方法

二、两相厌氧法和分段厌氧法的区别?

两相厌氧法是一种新型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1971年戈什(Ghosh)和波兰特(Pohland)首次提出了两相发酵的概念,即把产酸和产甲烷两个阶段的反应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内进行,以创造各自最佳的环境条件,并将这两个反应器串联。

缺点增加了一次投资

特点反应进程快,水力停留时间短等

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机物的分解

基本内容

1.两相厌氧法的特点:

1).为产酸菌、产甲烷菌分别提供各自最佳的生长繁殖条件,在各自反应器能够得到最高的反应速率。

2).酸化反应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缓解冲击负荷对后续的产甲烷反应器的影响。

3).酸化反应器反应进程快,水力停留时间短,COD浓度可去除20%一25%,能够大大减轻产甲烷反应器的负荷。

4).负荷高,反应器容积小基建费用低。

分段多相串联厌氧处理工艺,可以避免以上传统厌氧处理工艺运行方式的缺点。该工艺的优点如下:

1、 将水解发酵菌、产酸菌和产沼气菌等分别置于不同的反应罐,并为它们提供了最佳的生存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传统单相厌氧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

2、 反应器分工明确,前端的反应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将废水高分子的复杂有机污染物降解为低分子的简单物质,去除了大量的氢和某些抑制物,为后续沼气菌提供更适宜的底物及环境条件,由底物浓度和进水量引起的负荷冲击得到缓解,有害物质也在这里得到稀释,一些难降解的物质在此截留,不进入后面的沼气反应器,为后面的沼气菌保持严格的厌氧条件和合适的PH值,以利于沼气菌的生长,降解有机污染物,产生更多的沼气,截流悬浮物,以保证后续出水水质。

3、 产酸相的有机负荷率高,缓冲能力强,因而冲击负荷造成的酸积累不会对产酸相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后续的产沼气相造成危害,提高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

4、 工艺更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高悬浮物的污水。因为悬浮物先进入产酸相,在大量产酸水解菌的作用下,就会大幅分解下降,再进入后续的沼气相,废水就可以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理。如果是传统的单体工艺,悬浮物的积累,会引起厌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恶化,污泥的产沼气活性就大大降低,消化液PH值下降,反应系统就难以高效运行。

5、 良好的微生物相分离特性,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相的微生物呈现出良好的种群分布和处理功能的配合,不同阶段的相生长着适应流入该相关污水水质的优势微生物种群,从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微生态系统。在前端的相以水解酸化菌为主,而后续的相则以甲烷菌为主,随着相级的推进,由甲烷八叠球菌为优势种群逐渐向甲烷丝菌属、异养甲烷菌和脱硫弧菌属等转变,这种微生物种群的逐级变化,使优势微生物得以良好地生长,使污水中污染物得到逐级转化,在各司其职的微生物种群作用下,得到逐级降解,逐渐降低,保证了污水中污染物彻底的处理。

三、厌氧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丙烯酸废水通入PAC絮凝反应池,调节pH至8~9;按每吨废水5.0kg投加质量分数为10%PAC溶液,反应0.5-1h;混凝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杂质,使进水满足生化要求。

步骤二:步骤一反应后的废水,自流入后道工序沉淀池,按每吨废水15.0kg投加质量分数为5‰PAM溶液絮凝沉淀;上清液自流入生化收集池,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池;

步骤三:首先将水体通入一级连续好氧反应池,控制一级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并向水体中加入3%-7%耐盐复合菌;一级连续好氧投加好氧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10%-15%,进行好氧生化反应24~48小时;填料的投加,微生物菌种固着生长,维持水中菌密度,一级连续好氧的预处理后,部分有机物通过一级好氧生化降解、部分有机胺被氨化、释放出氨氮,废水生化性得到明显改善。

步骤四:将一级连续好氧反应后的水体通入厌氧反应池,并向水体中加入3%-7%耐盐复合菌,ABR厌氧投加厌氧填料,填充比为20%-50%,进行厌氧生化反应24~48小时;ABR段能够同时进行反硝化,去除部分总氮。

步骤五:厌氧反应后的水体继续保持水温,加入3%-7%耐盐复合菌,进行二级好氧反应24~48小时,控制二级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二级好氧填充好氧生化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10%-30%;

步骤六:将二级好氧反应后的水体继续通入BAF反应池,BAF生化池通过上下两层玻璃钢格栅固定填料,形成固定床模式,加入3%-7%耐盐复合菌,进行好氧硝化反应16-24小时,控制好氧池内的溶解氧为2~4mg/L;BAF生化池内填充生化填料,填料体积占总池容的40%-60%;在好氧条件下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剩余有机胺完全氨化,释放出氨氮;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BAF出水一部分内回流至步骤四中的厌氧反应池,一部分达标排放。

四、厌氧氨氧化的基本原理?

厌氧氨氧化(Anammox)作用即在厌氧条件下由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生物反应过程。厌氧氨氧化反应是一种化能自养的古菌(俗称Anammox)的反应。该古菌为自养型,只需无机碳源,并且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污水的氨氮处理上被广为看好。但是由于亚硝酸根含量在大部分污水是不够显著的,所以该技术要结合其他技术来使用。

五、厌氧池氨化的基本原理?

原理是在厌氧条件下,以氨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氧化成氮气,这个反应比全程硝化(氨氧化为硝酸盐)节省60%以上的供氧量。

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羟胺和肼作为代谢过程的中间体。和其它浮霉菌门细菌一样,厌氧氨氧化菌也具有细胞内膜结构,其中进行氨厌氧氧化的囊称作厌氧氨氧化体(anammoxozome),小分子且有毒的肼在此内生成。厌氧氨氧化体的膜脂具有特殊的梯烷(ladderane)结构,可阻止肼外泄,从而充分利用化学能,且避免毒害细胞。

六、厌氧生化法的产物?

厌氧生物处理又称厌氧消化,厌氧发酵,厌氧稳定技术,厌气 生物处理。习惯上是指污泥消化。利用厌氧微生物 (主要是厌氧菌),在无氧情况下,分解污水、污泥中 有机物的厌氧过程。

  处理的最终产物主要是甲烷 (约占50%-75%)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约占20%- 30%)。过去主要处理对象是有机污泥,如一次沉淀 池的沉淀污泥和二次沉淀池的腐殖污泥或剩余活性 污泥等。 但近年来发展到应用于处理食品、饮料、造 纸、石油化工、制药、有机合成等工业的有机废水和 城市污水。

七、厌氧消化和厌氧活性污泥法区别?

污水厌氧处理原理: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进行生物转化,生成沼气和二氧化碳,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污泥厌氧消化和污水厌氧处理比较:都是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生物转化过程,只不过处理的对象不同而已.污泥厌氧消化对象是剩余活性污泥(细菌),而污水厌氧处理的对象是污水中的不溶性和溶解性有机物

八、咖啡,双厌氧养法?

双重厌氧处理法是热带风情批次咖啡,这一款咖啡的产国是哥伦比亚,产区是考卡省,种植生产的咖啡庄园是天堂庄园,生产者为迪亚哥。这款咖啡的咖啡豆是采用种植在海拔高度为2050公尺地区的波旁品种咖啡豆,使用厌氧/双重厌氧处理法对咖啡豆进行处理。

九、厌氧活性污泥法?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是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各种组合以及不同的污泥回流方式来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等的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方法。简称AAO或A/O。经过多年设计、运行实践及改良,A/O工艺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市场拥有20%以上的市场,是一种较为成熟、应用较为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主要工艺之一。

十、常用的厌氧培养法及其原理?

一、基本原理

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处于除去了氧或氧化还原势低的环境中。

焦性没食子酸与碱性溶液作用后,形成碱性没食子酸盐,在此反应过程中能吸收氧气而造成厌氧环境;牛肉渣内既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吸收氧,又含有谷胱甘肽(glutathione)能形成负氧化还原电位差;厌氧罐是采用某种方法除去其中的氧,例如将镁与氧化锌制成产氢气袋,放入罐中加水反应产生氢,钯或铂是催化剂,在常温下催化氢与氧化合成水,则可除去密封的厌氧罐中的氧。

二、器材

巴氏芽孢梭菌(巴氏固氮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pas- teurianum),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焦性没食子酸,棉花,10%NaOH,灭菌的石蜡凡士林(1∶1),牛肉,蛋白陈,葡萄糖, NaCl,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小试管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厌氧罐,催化剂袋,气体发生袋,指示剂袋,灭菌的带橡皮塞或螺旋帽的大试管,灭菌的玻璃板(直径比培养皿大3—4 cm),灭菌的滴管,烧瓶,刀等。

三、操作步骤

1、焦性没食子酸法

(1)大管套小管法在大试管中放入少许棉花和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的用量按它在过量碱液中能每克吸收100ml空气中的氧来估计,本实验用量约0.5g。接种巴氏芽孢梭菌在小试管肉膏蛋白胨琼脂斜面上,迅速滴入10%的NaOH于大试管中,使焦性没食子酸润湿,并立即放入除掉棉塞已接种菌的小试管斜面(小试管口朝上),塞上橡皮塞或拧上螺旋帽,置30℃培养。

(2)培养皿法取玻璃板一块或用培养皿盖,铺上一薄层灭菌脱脂棉,将1g焦性没食子酸放于其上。用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倒平板,待凝固稍干燥后,在平板上一半划线接种巴氏芽孢梭菌,下一半划线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并在皿底用记号笔作好标记。滴加10%NaOH溶液约2ml于焦性没食子酸上,切勿使溶液溢出棉花,立即将已接种的平板覆盖于玻璃板上或培养皿盖上,必须将脱脂棉全部罩住,焦性没食子酸反应物切勿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以溶化的石蜡凡士林液(即vaspar)密封皿底与玻璃板或皿盖的接触处。置30℃温箱培养。

2、疱肉培养基法

(1)取已除去筋膜、脂肪的牛肉500g,切成小方块,置1000ml蒸馏水中,以小火煮1小时,用纱布过滤,挤干肉汁,将肉汁保留备用。再将肉渣用绞肉机绞碎,或用刀切碎,最好使其成细粒。

(2)将保留的肉汁加蒸馏水,使总体积为2000ml,加入20g蛋白陈,2g葡萄糖,5gNaCl和绞碎的肉渣。置烧瓶中摇均匀,加热使蛋白胨溶化。

(3)取上层溶液调整pH为8.0,在烧瓶壁上用记号笔标明瓶内液体高度,1.05kg/cm2,121.3℃灭菌15分钟后补足蒸发的水量,重新调整pH为8.0,再煮沸10—20分钟,补足水量,再调整pH为7.4。

(4)把烧瓶内容物摇匀,将溶液和肉渣分装于小试管中,肉渣约用,应用无菌手续加入已灭菌的石蜡凡士林,以隔绝氧气。

(5)接种前可将上述已做好的庖肉培养基煮沸10分钟,以除去溶入的氧,如果盖有一层石蜡凡士林,需将石蜡凡士林先在火焰边微加热,使其溶化。在培养基手感不烫时按液体接种法接入巴氏芽孢梭菌,然后将接种的试管垂直,使石蜡凡士林凝固而密封培养基。再置30℃中培养。

3、厌氧罐培养法

(1)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倒平板,凝固干燥后,取两个平板,每个平板一半边划线接种巴氏芽孢梭菌,另一半边划线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并标记好。取其中的一个已接种的平皿置于厌氧罐的培养皿支架上,而后放入厌氧培养罐内;另一个已接种的平皿置培养室30℃培养。

(2)剪开催化剂袋,将催化剂倒入厌氧罐盖下面的多孔催化剂盒内,拧紧催化剂盒的盒盖。

(3)剪开气体发生袋的切碎线处,并迅速将此气体发生袋置罐内金属架的夹上,再向袋中加入约10 ml水。同时,由另一人配合,剪开指示剂袋,将指示条暴露,立即放进罐内。

(4)迅速盖好厌氧罐的盖,将固定梁旋紧,置 30℃培养。

智立中特工作主要包括:广泛分离、收集、保藏、交换和供应各类微生物质粒菌种;保存用于专利程序的各种可培养生物材料;质粒载体类保藏技术研究;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研究;微生物鉴定和复核技术研究;保藏菌种的资料情报收集和提供及编辑微生物菌种目录。